作家杨斌:潮汕土地爷辞金袍
潮汕土地爷辞金袍
——民间传说
文/杨斌
在潮汕地区,敬拜神明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俗称为“拜老爷”。潮汕人认为老爷是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的守护神,通过拜老爷表达对神明的敬畏之情。信男善女祈求诸事一帆风顺,为答谢神恩,会为其供奉的神明塑像塑上金身,以表对老爷的极高尊崇,凸显其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和神圣性。
位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的梅溪村,就静卧着一座“九座庵”。这里便流传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土地爷辞金袍”,故事与本村进士郭敬贤紧密相连 。
郭敬贤,庵埠梅溪村人,字桂溪,嘉靖二十五年(1546)第三名举人,三十二年高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因反对严嵩被降为通州判官,不久升工科给事中,针对时政直谏。累官至礼部给事中,三十四岁卒于任上,祀乡贤。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郭敬贤一路风尘仆仆赶赴北京参加会试。会试当日,天未大亮,郭敬贤便早早来到贡院门口。奈何院门紧闭,尚未开启,他只得在旁寻处坐下,静静等候。许是连日奔波太过劳累,不知不觉间,他竟打起瞌睡,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彼时,其他举子都已陆续步入贡院。而距离贡院封闭、正式开考的时刻,也愈发临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朦胧中,郭敬贤恍惚瞧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迈着沉稳的步伐,径直走到他身旁,紧接着,老者猛地轻踢了他一脚。这突如其来的动静,让郭敬贤瞬间惊醒。他如梦初醒,赶忙起身,匆匆忙忙地进入了院内。
这一科,郭敬贤顺利考取贡士,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高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可谓衣锦还乡。
归乡后,郭敬贤将在京城险些贻误进试场的惊险经历告知母亲。母亲听闻,十分惊讶,说道:“梦中的那位老者,想必定是村里的土地爷。”为答谢土地爷的恩情,郭敬贤决定为其重修庙宇,并为其重塑金身。
当晚,郭敬贤在睡梦中,土地爷再度现身,托梦于他:“小神官微职小,实在受不得金袍加身” 。于是,郭敬贤就把土地爷改妆绿袍,并题了一幅对联于庙门口:“惊醒寤寐回新梦,辞谢金袍更绿装”。
后来,该土地爷神庙集中迁移至九座庵,据《九座庵重建志》记载,此庙始建于宋末,于1982年集资重修,壬辰年(2012年)兴工重建,翌年竣工 。其坐北朝南,为大三间二进式,兼有抱印拜亭,是典型的潮汕建筑风格 。后墙辟两门接连荫城,为龙虎井格局;庙左右有火巷包,前有大阳埕,埕中设烛台香炉,埕前配有天恩公厅并设案置炉。
庙设凹肚门楼,大门额刻九座庵梅溪庙刹,左右款刻:于一九八九年季春重建、善男洪镇城喜题;两旁门柱刻联:庆春王正月,祝国民万年。有意思的是,这副对联看起来是改自传说宋榜眼王大宝出生地潮阳金灶柳岗村王氏祠堂的旨亭牌坊门两侧惯用对联:庆春王正月,祝天子万年。前厅后天井两侧檐栏各设有神龛,西侧龛内祀城隍爷、周巡抚公、总督爷,东侧龛内祀天后圣母及两侍女、千里眼、顺风耳;其中西侧檐栏还设有寒林所。
拜亭后大厅上高悬护国之王金漆大匾,匾下后主墙前龛内祀三山国王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东侧龛祀三位国王夫人,西侧龛祀三位舍人老爷;两旁墙壁又设龛,西祀福德老爷,东祀赛官人母,在赛官人母一旁另有一尊男神侧坐。
龙虎井格局的后包,前有韦陀护法面朝厅内,大厅中间上悬镇天真武、佛光普照前后两方金漆大匾,后主墙前龛中奉祀佛道之西方三圣,以及佛前北极玄天真武大帝及其三位护法将军,并有执笔、持印,以及两尊虎爷。后主墙前左右另有神龛祀准提娘娘、三府菩萨;西侧墙下设两龛,一龛奉地藏菩萨、达摩祖师、鉴斋菩萨,一龛祀弥勒佛;东侧墙下内侧设龛祀伽蓝菩萨和注生娘,外侧设案几奉一黑一赤两尊犬像,据庙祝讲,这是九(狗)王公。
九座庵虽始建于宋末,如今却不见半点古物踪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碧辉煌之景。即便如此,这座庙宇仍不乏诸多耐人寻味之处。
“九座庵”这个名称究竟源自何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典故?值得一提的是,浮洋,普宁同样有九座庵的庵堂,其中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庙中所奉祀的九(狗)王公,其来历又是什么?有观点认为,或是潮州本地土著畲族人的崇拜遗存,可事实真是如此,亦或是其他渊源?
“九座庵”堪称潮汕地区经典的庙宇,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同时还疑似留存着土著畲族的崇拜印记,别具一番独特魅力。
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次虔诚的礼拜,皆是对先人的追思、对传统的坚守。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感受这份沉淀近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
作家简介:杨斌(糖和绒意),广东潮安人,中共党员,广东潮安作协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民间作家网认证作家,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成员,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 上一篇:作家赵理明:艾灸长寿的神话传说 [2025-01-06]
- 下一篇:作家薛源:凤翔伴我前行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