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寅廿:武当山游记
武当山游记
文/寅廿
武当者,华夏之名岳也,其势巍峨,其韵悠扬,若乾坤之妙绘,于青史而璀璨。
初临武当,山风拂面,若仙袂之轻扬,携山林之清气;山脉延绵,似神龙之游地,展天地之雄姿。峦嶂之间,云雾缥缈,时而如素纱曼舞,时而若怒浪翻涌,益增其神秘之氛。云雾穿梭于峰林,隐巅顶之奇妙,似诉远古之幽秘。
沿径徐行,石板有岁月之痕,乃香客之履印,斑驳为时光之记;道旁之木,苍松翠柏、古樟老榆,皆挺立若卫士,护此名山。松针如绒毡,于阳光下翠色熠熠;微风过处,松涛成韵,宛如仙乐。古樟老榆,干粗皮裂,岁月留痕,尽显沧桑之态。
武当建筑,世之瑰宝。紫霄宫处群山环抱之中,红墙绿瓦,于翠木之间,愈显庄严。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匠人之精巧;檐上脊兽,栩栩如生,似欲跃然。宫前石狮,威震八方。入宫,则香烟缭绕,顿感超凡脱俗。殿堂神像,庄严肃穆,慈悲威严,令人敬畏有加。壁间壁画,绘道教诸事,色彩绚烂,故事鲜活,彰显道教之渊博。
金顶者,武当之巅,众人皆向往之。登途崎岖,若攀天之路,然沿途佳景,可瞰群山之壮丽,云雾在足,仿若置身仙域。金顶乍现,金殿光芒,如明珠璀璨。金殿工艺绝伦,构件密合,经风雨雷电而不朽。立金顶之上,天地尽览,有君临天下之感,武当雄伟之姿尽收眼底。
吾于武当清修一旬,体悟颇深。晨闻钟鼓,回荡山林之间,心即澄澈;观日出之金芒,破雾而出,照山峦若鸿蒙初辟,心亦振奋。白日与道士参详道法,其言如醍醐灌顶。或于静室诵读道经,字里智慧,引吾入玄妙之境。夜则万籁俱寂,独思人生变幻、道之无穷,心归宁静。
武当文化,源远流长,如汪洋之浩瀚。道教于此兴盛,其义如灯,照人心扉。道士清心寡欲,潜心修行。道观为修行传道之圣地,诵经之音,悠扬于山谷之间,安人心神。道藏典籍,慧光闪耀,对宇宙人生之思,有精妙之解。武当武术,闻名遐迩,刚柔并济、动静相宜,招式之中蕴含道家哲理,武者练武之姿矫健,与山林相融合,以武强身,以武悟道。
武当四季,皆有美景。春至之时,万物复苏,山花烂漫,若五彩画卷。桃若粉靥,李似霜雪,野花如繁星点点。溪流解冻,潺潺而流,奏响春之乐章。夏来之际,绿树成荫,为避暑之佳处。山林清凉,闻蝉鸣鸟语,赏翠竹生风。飞瀑流泉,水花飞溅,凉意顿生。秋之武当,宛如五彩之图。枫叶似火,银杏金黄,松柏犹翠,色彩交织,秋风乍起,落叶如蝶舞翩翩。冬时之景,银装素裹,山似银蛇,原如蜡象。雪后仿若童话世界,雪覆建筑树木,古朴而宁静,金顶于雪中更显神圣庄严。
武当之灵,在山水、建筑、文化与人之交融。非独一山,实乃精神之家园、灵魂之归宿。古今之人,慕名而来,求心灵之安宁,悟生命之真谛,无论贫富贵贱,皆得慰藉。其承载历史记忆,传承文化薪火,如不朽之丰碑,屹立于华夏大地。岁月悠悠,武当将续传奇,引世人探寻,使文化与山河永传。
于武当山中,似能穿越时空,与古贤共语、与神灵同游。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故事,交织而成独特之魅力。每一次呼吸,皆能感受其灵气;每一次注视,皆能见其壮美。武当者,自然之杰作、人类智慧之结晶、心灵之净土、永恒之传奇也。
作者简介:骆啟明,笔名 寅廿,90后,云南文山人,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民间作家网认证作家,汝颖文化艺术馆会员。散文作品散见于《时代人物》、《锦绣》等刊物;诗歌作品散见《校诗界》、《汝颍青年作家》、《流派》、《子建文艺》、《诗新潮》、《听山》等刊物,中国报道网、汝颍文艺、长江诗歌等网络平台;音乐作品《我希望你,记得我的名字》,《我的爸妈》等发行各音乐平台。
- 上一篇:作家凡哥:家,成了诗和远方 [2025-01-06]
- 下一篇:作家赵理明:艾灸长寿的神话传说 [2025-01-06]